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媽媽 我是天生好動不是不聽話孩子



媽媽 我是天生好動不是不聽話孩子

/江垂南 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老師再也無法容忍小強每天不專心聽老師教導,上課到處走動、捉弄同學,功課寫得潦草,經常與母親溝通要求帶小強到早期療育中心作鑑定,尋求適當的治療,避免因過動而造成學習障礙。而小強自幼稚園中班起也常因相似的原因,經常被老師罰站,或在家受到父親
責罰,雖然小強也怕痛、怕打,但仍總是好玩好動,不克制自己,期待長大後會自動聽話。小強今年國一了,上課時屢次鼓動同學嘻鬧反抗老師的約束,或碰觸女同學身體。小強童年時的活潑好動,進入青春期時成為父母與家長眼中不聽話孩子。

踏著過動兒的腳步看世界,除了難以預測自己行為的方向外,也難以想像自己會在不斷受到指責犯錯裡生活。因此家有過動兒,辛苦的不只孩子本身,還有其他家人。所謂過動症(ADHD)是一種自我控制方面的發展性疾患。健康兒童的自我控制力是隨身體發展而趨於穩定,然而患有過動症的兒童其自我控制力是發展緩慢的或是明顯不足,而造成注意力、衝動控制和活動量的問題。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過動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男性罹患此症的機會比女性高出四至九倍。

 常見的過動症診斷指標

下列問題常用以篩選孩子是否有注意力或過動症問題,如果單方面有超過六項則需要家長多留心,孩子是否因注意力不足或過動造成課業學習方面問題。

注意力不足

u  經常無法密切注意細節或在學校作業或其他活動上經常粗心犯錯

u  在上課或遊戲活動時經常有困難維持注意力

u  經常不能依照指示完成事情,並且不能完成學校作業、家事零工

u  經常看起來不專心聽人說話

u  經常有困難規劃工作及活動

u  經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參與須全神貫注的事務

u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之物

u  經常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u  在日常生活理常出現健忘的情形

 過動-衝動

u  經常好扭動身體

u  在課堂或其它須好好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u  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

u  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u  經常處於活蹦亂跳狀態或常像馬達推動般四處活動

u  經常說話過多

u  經常在問題未說完時及搶說答案

u  需輪流時經常有困難等待

u  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

目前許多關於過動症的病理研究均指出過動症為腦部神經生理的疾病,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不足有關,發現過動兒腦部額葉的部分放電活動較低,額葉區域的尾狀核血流量較低,而降低了抑制行為和持續專注的能力。約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個案在兒童精神科醫師醫囑下服用興奮大腦活性類藥物,顯著的改善過動和注意力不足的現象。

現在你知道原來過動症有神經生理的基礎,可以不用一味的自責,認為孩子之所以如此是自己的錯。如果你接納孩子和他的過動症,一定可以超越他的限制,看到他獨特的優點和天份。面對過動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納,而尋求孩子的診斷前的否認、生氣與難過的心理是自然的過程。瞭解過動症與治療過程可以藉由閱讀相關的書籍,如「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或「不聽話孩子-動兒的撫育與成長」,也可以參與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等機構所辦的活動,認識其他過動兒父母交換養育孩子的經驗。

 除此之外,家長學習如何在家庭內建立孩子良好行為習慣,訓練的重點在教導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展現熟慮的行為,是改善親子關係的主要方法。例如:訓練孩子使用「自我指導步驟」來控制行為的方向。其步驟包括:(1)對自己說出聲音來,被指定要做的事情是什麼。(2)說出來打算如何做。(3)過程中保持專注。(4)完成時描述進行的狀況。(5)告訴自己他們覺得自己的表現如何,同時也可以給自己一點鼓勵。目前提供家長訓練孩子行為的課程的機構很少,家長可以自己研讀書籍學習,或是尋求專業的心理師一對一教導協助改善親子關係。
      ( 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漱心坊心理治療所協助家長處理特殊兒童行為問題,或辦理相關講座、親職成長與支持團體,如有需要課程計畫或安排諮詢,請洽02-89914930,竭誠服務您。        www.okmood.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