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壓力破壞親子依附關係~善用同理心能重建親子感情








壓力破壞親子依附關係,


母親的同理有助於重建親子親近與感情


/江垂南

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對「焦慮」的第一個註解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擔心、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複雜情緒狀態」。焦慮與恐懼雖然都是個體面臨不安或危險的情境時
產生反應,但恐懼多因明確的事物引起,如怕蛇,怕颱風,引起恐懼的對象是可以指認的。焦慮的原因模糊,只覺惶悚不安,但未必了解所怕者是何事何物。所以,我們可以明白,焦慮的來源是不確定,模糊的,且其對象是未知的。

個體與母親分離是人生最早壓力的來源

「分離焦慮」引起人們的是內心深處不安、焦著的感覺。Rank(1924)birth-trauma」理論說明了孩子和母親分離時的焦慮是再次複製「出生」時的創傷,「割離臍帶」出生時的焦慮是所有焦慮的「原型」。或是,孩子和母親間依附斷裂而造成依附挫折,而出現分離焦慮(James (1890), Suttie (1935), Hermann (1936))。安全的依附關係可以撫平分離焦慮,不安全依附關係令孩子有各種不安全依附的行為如「逃避型依附」、「焦慮/不一致型依附」或「解離型依附」(Ainsworth& Wittig, 1969)

壓力使人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

不管成人或小孩,對依附對象所表現出的生氣和敵意時,這時最好的理解是因「壓力-焦慮」的反應。除了母親的離開而使孩子產生「分離焦慮」與「不安全型依附」之外,還有其他社會性壓力都會改變依附關係的品質,如管教壓力,也會使孩子產生焦慮。許多父母以「遺棄孩子」作為威脅或懲罰,使孩子聽從管教,例如:「如果你不乖,就送到感化院或叫警察帶走」等,均會構成孩子對父母的不安全感。

有些研究說明個體某些特質容易感受到的壓力與不安全依附關係的形成有密切相關。壓力的形成除了外在環境之外,也與內在個體的抗壓特性有關。Kagan (1989) 發現一個人格特質-害羞,是具有生物性差異,四分之三害羞的嬰兒長大後變成害羞又壓抑的兒童,他認為害羞這個特質與生理特性有關,他發現極端害羞的兒童抗壓性特別低,在中等壓力環境他們的心跳、肌肉張力與荷爾蒙程度有明顯差別。基因的研究也證明該害羞特性與基因有關 (Plomin et al., 1988);研究也顯示抗壓性低的嬰兒在晚期傾向發展出不安全依附(Seifer et al., 1996; Vaugh et al., 1992),這類型嬰兒對母親的短暫離開反應強烈不安與焦慮。

「同理心」是改善不安全依附的關鍵技術

    Ainsworth認為敏感又真誠的母親特質是良好依附關係的關鍵因素。鼓勵母親主動的表現出敏感又真誠的特質有助於嬰兒將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轉變成安全依附關係。根據同理心的研究,發現母親解讀嬰兒線索與促進幼兒對外在環境的控制感之能力,長期來被視為兒童撫育發展過程中最必要的元素(Winnicott,1958,1960: Burlingham, 1967; Basch, 1975; Sander, 1975) 。有許多學者認為母性所具備同理心能力與孩童自我印象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海倫羅斯(1974)對同理心的看法:「對兒童能有同理心需要有能夠跳到小小孩的皮膚上去知道兒童當時的感受的能力,而且能夠很快速的跳出來不要陷在那裡的能力。」,布勞沙德他認為根據這個操作性定義指出同理心是一個特殊的察覺兒童感覺的模式,該模式需要觀察者能夠維持區辨自己與兒童差異的自覺(Broussard, 1984)。另外他也同意布伊的想法「『融合』(merging)是同理心的起源和基本元素,並進一步指出「同理心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神經心理與人際互動的成熟下所演進的能力」。布伊認為同理心是基於觀察者之感官知覺對另外一方所提供關於內在狀態的行為線索的覺察。這些線索在觀察者的內心與類似行為表現的參考架構相比較,然後這樣的觀察在與自己的參考架構連結比對後,形成對受觀察者內在經驗的推論。這些對同理心意義與操作性的看法均說明母性的敏感又真誠的特性,因此,運用「同理心」技術應該可以作為改善不安全依附關係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