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成為讓孩子心服口服的父母




成為讓孩子心服口服的父母

文/蔡明娟 圖/江垂南


家中如果有伶牙俐齒,或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進行管教時,親子間的爭辯,常是免不了的。很多父母會常感到很頭痛,不知要如何讓孩子真的心服口服。作為一個心理師,每當家長出現這樣的難題時,我多數的做法是請他們說一說,孩子什麼事情會聽話?什麼事情又不會?


    聽話的心理意涵就是服從,孩子口服心不服,意謂著孩子認同父母的管教,只是表面順從而已。發展心理學指出,人類在二到四歲時,主要發展任務就是紀律服從,照顧者透過設立種種的限制,對孩子進行保護,樹立父母的權威,培養孩子服從的習慣。例如:不可以摸熱熱的東西、不可以從高處往下跳、不可以打人……在培養紀律與服從性的過程中,獎勵與處罰常成為重要的中介手段。 這兩種手段中,常是處罰占了上風,所以,孩子多數都比較怕爸爸(或是雙親中那個比較兇的人)。爸爸在的時候,孩子總是比較聽話乖巧。但是,當爸爸不在時,孩子可能又是另一個樣子了。這種不一致性,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外在控制,孩子並非打從內心真正服從爸爸,而是恐懼爸爸所可能帶來的處罰。這也是行為主義為人所垢弊之處,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是真心的聽話。在另一種家庭內,家長時時不忘獎勵孩子,乖乖吃飯就有糖果吃,乖乖去上課放學回來就可以打電動,幫忙做家事可以拿零用錢……日後,常出現的情況是:沒有糖果、沒有電動、沒有金錢,孩子什麼人的話也不聽,連基本的紀律都建立不起來。

    回到前面我對家長的提問: 請父母整理平日相處時,孩子什麼狀態下會聽話?什麼狀態下又不會?

    家長的回答如果是:孩子有罵有動、沒罵沒動。我就可以反推,這個家庭在建立紀律與服從時,主要是以處罰為主要手段。家長的回答如果是:孩子眼中只有電動,如果給他玩電動,什麼事都可以商量,如果把電動拿走,他會跟我拼命的。這樣的回答,可以推測,這個家庭是以獎勵為主要的手段。無論哪一種,我們都可以說,這個孩子所服從的都不是,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而是棍子紅蘿蔔,今天只要誰能操控這兩者,誰就能被孩子所順服。換言之,獎勵與處罰所達到的是行為上的效果,而非心理上的效果,也就是只有行為上配合,心理怎麼想,父母不得而知。

    可是,為人父母的者,總是希望能兩者兼得,既有口服又有心服。這其中的關鍵所在:就是認同。心理學定義 認同作用是指人格發展中對父母、重要他人、理想人物以及自我之言行,產生模仿、再製或價值觀一致的內在心理歷程。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能將父母行為管教背後的觀念、價值觀……進行了解、消化與吸收,一旦孩子能了解父母獎勵或處罰的背後的想法或原因,便比較有機會達到認同父母管教的苦心,也就是說謂的心服

    達到認同的方法,一般有身教或言教兩項。身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本身也良好的落實自己所要求孩子的事情。例如:教導孩子上學不可以遲到,自己平日上班也能謹守守時的好習慣。言教就是觀念的教導、訓誡或分享,我建議對於越大的孩子,言教的部分要多使用有效能的對話模式。

    所謂有效能的對話模式有幾個步驟:
步驟一傾聽,親子一方呈述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須專心聆聽,然後摘要聆聽到的內容,並與對方進行確認,若對方確認意思無誤,則可以進行下一段內容或主題的談話。
步驟二正面回饋,對話的過程中需時時留心回饋正面的想法或感受,以使對方感受到被接納的好感。
步驟三異中求同,在對話的過程中,找尋彼此的共同或共通點,創造共識。
最後一個步驟基於共識,採取可合作的行動模式或策略。

    有效能的對話模式也是心理師經常與案主對話的型式,它的特色在於兼顧良好關係的前提下與人進行觀念的交流。互動的當下,時時注意雙方的感覺的流動是否處於正面。對話時,人的感覺舒服了,心門便願意打開,他人的想法也就能進入了。這也就達到所謂心服的效果。

    人的大腦設計中,感覺的傳導先於想法。做父母的人,如果想強加灌輸自己的觀念給孩子,那種感覺令人不舒服,不舒服時,孩子本能的會防衛起來,容易激起對立或是虛應的反應,自然也達不到認同的效果。總括來說,學習做一個聰明的父母,管教時,想要達到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效果,別忘了,先營造好感覺,保持正向關係,營造共識,最後,再加上一點點紅蘿蔔或棍子。只要秉持這個順序,勤加練習,每位父母都可以在親子管教上,不僅教出好品德,也贏得孩子的心。

延伸閱讀「有效能的對話模式」範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